今天的汉族在五十六个民族中,显然是最强大的一个。然而,回顾历史,汉族并非一直都处于如此强盛的地位,过去的汉族虽然人口众多,但在战斗力上,远不如那些北方的胡人。要论打斗,汉族的百姓根本无法与胡人相比。那既然如此,在“五胡乱华”时期,究竟是谁挺身而出,保护了汉人免受胡人的肆虐?又是谁让胡人不敢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屠戮?
每当提到“五胡乱华”这一历史事件时,晋朝总是绕不开的话题。尽管司马懿通过夺取曹魏的江山建立了晋朝,然而司马家族的基因中并没有适合坐稳帝位的命运。从晋朝成立的那一刻起,天下便再也没有过安宁的日子,甚至出现了历史上最为荒唐的皇帝——晋惠帝。晋惠帝,即司马懿的曾孙,他的智力从小便存在缺陷,司马炎却偏偏没有承认这一点,非要将皇位传给了他。即使是刘禅那样愚钝的君主,诸葛亮依然能辅佐他,但司马炎为何坚信自己的儿子能够稳住政权呢?难道仅仅因为他有一位貌不惊人的皇后?
展开剩余81%事实上,司马炎的眼光落在了他的大孙子司马遹身上。虽然司马衷并不聪慧,但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儿子——司马遹。坊间有传言说司马遹是司马懿的转世,因此司马炎才心生依赖。但他又害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,于是作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:让智力平平的司马衷继位,而司马遹则只能等待。正当司马遹还未继位时,战乱便已纷至沓来。百姓也因为这样的皇帝,而陷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。
尽管司马衷本身的能力有限,但他那位冷酷无情的皇后贾南风却并非等闲之辈。她一手操控了著名的“八王之乱”,使得西晋国力迅速消耗殆尽。当胡人侵扰中原时,西晋朝廷无力抵挡,甚至对于胡人建立的政权,也毫无反应。那时的西晋,忙于内乱,哪里还顾得上外敌?然而,内乱不解决,外敌必然会趁机发难。正是在八王之乱的背景下,胡人在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,形成了“胡人政权”。在这些政权下,胡人彻底反转了与汉人的地位,甚至采取了极其残酷的手段报复曾经的压迫者。
胡人对汉人的压迫无底线,他们将汉人视为“奴隶”,对其施以极刑,很多令人发指的暴行甚至无法公开记录。所谓的“五胡乱华”并不仅仅是五个胡人政权的乱世之局,实际上,在此期间,北方有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胡人政权。这五大胡人政权——匈奴、羯、鲜卑、氐、羌——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势力。
其中,后赵的建立者石勒,虽然对汉人怀有强烈的仇恨,但并没有进行种族的灭绝,而是将对汉人的鄙视进行到了极点。甚至有一则有趣的历史故事:石勒曾经下令,任何敢称“胡瓜”的,立刻斩首。因为黄瓜原本是从西域传入的,而在石勒的眼中,这样的瓜类,代表了胡族的文化。为了避免被处决,一位聪明的大臣将“胡瓜”改称为“黄瓜”,成功躲过一劫。
石勒死后,继位的是他的侄子石虎。石虎这个人对待汉人更加暴虐,在他的统治下,汉人遭受了更加残忍的压迫。石虎为了修建自己的宫殿,竟然让无数汉人劳作至死,然而他不仅毫无悯悯之心,还以此为乐。
然而,冉良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。冉良是石虎收养的汉族少年,虽然石虎对他非常宠爱,但冉良始终心怀对胡人的仇恨。冉良的父亲曾经告诫他:“你是汉人,千万不要被这些胡人驯化,若有机会,定要回报他们!”随着石虎去世,冉良看到了复仇的机会,并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中,帮助石虎的第九子石遵登上了皇位。
然而,石遵上位后却食言,冉闵愤而谋划篡位。在合适的时机,冉闵暗杀了石遵,并策立石鉴为皇。然而,石鉴并不甘心做冉闵的傀儡,数次组织暗杀未果,最终冉闵将石鉴囚禁,开始严格控制胡人。冉闵的“刀剑政治”震慑了胡人,任何胡人敢动刀剑者,立刻处死。
冉闵接着发布了震撼北方的“杀胡令”,奖励任何带来胡人首级的汉人,这一命令让北方百姓纷纷前来献首级。仅仅一天之内,数万胡人首级被送至冉闵手中。随后的几天内,冉闵亲自带领汉人军队屠戮胡人,结果是,二十余万胡人丧命。这场血腥屠杀,甚至连身份尚未确认的胡人汉人都被误杀,成为了“宁可错杀一千,绝不放过一个”的惨烈写照。
这一行动彻底改变了北方的格局。胡羯族从此灭绝,成为一个小族,任何胡人在汉地都只能低调生活。而原本强盛的羯族石氏皇族,则没有一人幸存。冉闵的这次行动,也让五胡乱华的局势发生了彻底的转折。其他胡人政权逐渐开始向汉化靠拢,直到北魏孝文帝时期,开始实施全面的汉化政策,胡人逐步融入了汉族之中。
可以说,没有冉闵的果断与勇气,胡人完全有可能吞噬整个汉族,但冉闵让这些胡人认识到,只要继续胡作非为,结果将会像羯族一样,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冉闵对于汉人来说,显然是英雄;而对于被追杀的羯族而言,冉闵则无疑是他们的噩梦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