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视剧《亮剑》中,有一个极为紧张的情节,讲述了山崎大队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错误进入了八路军的后勤基地。此时,山崎大队的出现立即引发了剧烈的战斗,导致八路军的高层感到极度愤怒。指挥官当即下令386旅出动,务必将这个不速之客清理掉。旅长对这个任务并没有丝毫含糊,立刻指挥部队对山崎大队展开围剿。然而,围住了敌军之后,如何有效进攻却成了一个难题。尤其是山崎大队的战斗力不可小觑,772团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,在机枪的掩护下,却始终未能攻克,甚至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
旅长看到772团在这一战中的伤亡人数居高不下,心里十分焦急。眼看战斗形势愈加严峻,他不得不决定暂时撤回772团,换上其他部队继续作战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独立团开始登场,其团长李云龙也不甘示弱,迅速制定了一项新的战术。他聪明地利用土木作业的方式,缩短战斗中的冲锋距离。这种策略有效地集中全团的火力,尤其是大量的手榴弹,最后,李云龙结合全团的力量,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,终于将这个山崎大队击溃。然而,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随之而来:为何两个团的兵力竟然无法一举消灭只有一个山崎大队的敌人?
展开剩余66%从人数上看,山崎大队的规模与国军的一个营相当,人数也仅在四五百人之间。然而,面对八路军,尤其是772团和独立团的联手进攻,他们的实力似乎微乎其微。772团在战斗中尽管是正规主力团,但独立团虽然也不容小觑,其实是编外部队。因此,从表面看来,山崎大队不该是双方的对手,但结果却是772团反复进攻未果,独立团即便成功也付出了沉痛的伤亡代价。
究其原因,首先,山崎大队的装备并不简单。他们装备了迫击炮和重机枪,无疑拥有明显的火力优势。影片中772团在发起进攻浪潮时,所能提供的支援仅是几挺轻机枪,而独立团在后来的战斗中几乎不得不动用所有能用的手榴弹。由此可见,装备上的差距令他们想要除掉山崎大队的难度加大,后者的火力明显对八路军构成了压力。
而其二,就是进攻方与防守方的角色差异。剧中的山崎大队占据了地势优越的位置,故而形成了坚固的防守态势。八路军则是处于进攻状态,这使他们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山崎大队的有利地形再加上周围日军部队的不断到来,使得八路军在进攻中势必要分派兵力去防守可能的日军攻击,这样一来,留给进攻的支援力量实在是有限。
综上所述,若是他们采取缓慢推进的方式,或许能有效减少自身的伤亡率。但当时日军正在四处调集兵力增援,若未能彻底击溃这一支小股部队,整整386旅都有可能面临被吞噬的危险,这可不是空穴来风。因此,才会出现他们在简单清扫战场后,迅速撤离的举动,因为局势已不容许他们继续在此停留。一旦敌军的增援部队到达,真正需要紧急防守的,必将是他们自己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